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原則及現狀
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方面,主要沿用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都市遊憩綠地規劃方法和相應的定額名額概念。通常所運用的基本規劃原則可概括為:
(1)城市綠地佈局要貫徹“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2)重點發展都市公共綠地以滿足市民日常遊憩生活的需要;
(3)都市園林綠地按規模大小分級管理、就近服務,並依規劃時序分期建設;
(4)儘量滿足有關城市規劃編制規劃中的綠地系統規劃定額名額。
現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及園林城市評比標準存在著幾方面局限性:
(1)在城市規劃方案確定後進行綠地系統規劃,綠地尤其是公共綠地的設定、範圍僅考慮服務半徑和面積,忽略了各系統間的生態關係,缺乏生態學原則的科學性;
(2)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時注重綠地率等名額,而缺乏對點線有機整體的生態學指導;
(3)對點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功能及美學意義上的景觀佈置,對各植物群落結構及物種間關係很少考慮;
(4)對於組織綠地、居住區綠地等面上的綠地,只提綠地率名額,對不同綠地斑塊的相互生態關係及面與點線形成的生態關係完全忽視;
(5)對道路、濱河等線狀綠地往往強調綠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蔭及美感,忽略線狀綠地在都市生態系統中特殊的生態地位;
(6)樹種選擇時以建設方及規劃方的個人喜好為主,缺乏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考慮,且對各類喬灌草組合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缺乏系統研究。
於是,園林設計與建設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存在諸如節日擺花、將公園當作花園、將自然地當作公園、城鄉一體化、不良草坪熱及以草代木現象,園林建設在某種程度上進入了一個誤區……